http://www.gx.chinanews.com.cn/kjwt/2022-11-26/detail-ihchexmw2913607.shtml
摘要提示:當天,借助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這一平臺和契機,促成了廣西大學、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等9家單位的6個項目達成合作,簽約金額近千萬元。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26日電(記者 楊陳)11月26日上午,由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主辦,廣西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廣西大學共同承辦的2022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廣西站活動(以下簡稱活動)在南寧舉辦。
圖為活動現場。楊陳 攝
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于2016年啟動,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搭建的高校院所高水平科技成果與地方高質量科技企業的精準對接平臺。
廣西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廖文軍表示,近年來,當地對科技創新條例和成果轉化條例進行了立法,持續加大改革力度,出臺了“廣西科改33條”,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實施了“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科技強桂三年行動,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等科技創新工程,強化了企業在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優化了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釋放了全社會科技創新活力,激發了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今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開展以來首次落地廣西,將為促進廣西區內各類科技資源的創新交流更加深入,促進更多創新技術成果進行落地轉化將發揮重要作用。
廣西大學副校長劉向表示,該校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依托“直通車”打造學校科技成果和地方主導產業精準對接機制,不斷強化該校資源配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該校創新鏈與國家、自治區產業鏈深度融合,為“雙一流”建設和廣西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新動力。
圖為簽約儀式。楊陳 攝
當天,借助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這一平臺和契機,促成了廣西大學、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等9家單位的6個項目達成合作,簽約金額近千萬元。
本次直通車活動以“科技創新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通過前期宣傳及廣泛發動,本次活動重點面向廣西全區征集了200項技術領先性強、產業化成熟度高、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具備明確產業化前景和較好的經濟社會潛在效益的優質項目,納入“科技成果直通車”全國項目庫、廣西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科融通”平臺進行項目展示推廣。同時組織專家進行項目遴選,優選10個具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路演,這些項目包括廣西大學的“木質纖維改性及其在重金屬污染修復中的應用”和桂林理工大學的“工業固廢制備優質膠凝材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兩個項目均獲得了2021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