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2-12-12&code=007&xuhao=3

編者按
廣西大學具有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首任校長馬君武先生于1906年將《共產黨宣言》的綱領部分翻譯成中文刊載于《民報》,上世紀30年代中后期,中共創始人之一李達先生和《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翻譯者陳望道先生都曾在廣西大學任教。該校始終傳承馬克思主義研究傳統,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上取得卓越成效。新時代十年來,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注重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實際相結合,聚焦研究基礎理論重大現實問題,獲國家級重大課題5項。目前,學校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已入選廣西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為更好交流學習,本期理論版邀請該校5位國家級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結合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思考。敬請關注。
吳家慶
“大事”是一個時代最鮮明的標識。黨的二十大報告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定位為新時代十年的三件大事,并指明“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這為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及其里程碑意義提供了一把鑰匙。
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破解“兩大難題”、實現“三次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覺肩負起了破解“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復興”兩大難題,實現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三次偉大飛躍的歷史使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第一大難題成功破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破解第二大難題的歷史新紀元隨之開啟。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接力奮斗,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從制度保證、物質基礎、精神力量等維度多向發力,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些偉大的成就證明,我們黨找到了破解民族復興難題之道,而這已經并將繼續深刻改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得到全面躍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意味著新起點新要求,呼喚著新氣象新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和問題,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從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維度審視,可以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贏得高度認同基礎上越走越寬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回應重大時代課題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牽引下走向成熟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堅定自信中走向繁榮興盛。毋庸置疑,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必然結果,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實依據,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
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變為現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美好生活是人民的需求在新時代的集中表達,包含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等豐富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大幅提升經濟實力、全面夯實發展基礎、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的同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并通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打造了世界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城鄉、地區和不同群體居民收入差距總體縮小,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完善;不斷鞏固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教育普及水平穩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擴展,醫療服務供給能力顯著提升;等等。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充分說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不斷變為現實,極大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作者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廣西大學君武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