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2-12-14&code=002&xuhao=11

本報記者 劉 琴 通訊員 李偉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鄭皆連教授主持建設的平南三橋獲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杰出基礎設施獎”提名;廣西大學校長韓林海教授主持制定的《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技術規程》T/CECS 663-2020獲標準科技創新獎一等獎;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安永輝教授獲2022年“項海帆杰出橋梁青年獎”;孟勇軍老師獲得2022年度“標準科技創新獎”優秀青年人才獎……近日,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喜獲多項榮譽、成果,成績突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要集中力量抓好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等一系列重點工作,帶動學校各項工作全面一流,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開好學校第十次黨代會、推進學校改革發展。”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乃學表示。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廣西大學著力強化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建設在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國家戰略下功夫。
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正告訴記者,廣西大學通過設立學科交叉科研項目、推動學科集群發展、開展“扎根八桂大地 服務國家發展”行動、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探索西部高校一流工科發展路徑,持續引領世界拱橋建造技術發展,聚力打造世界大跨拱橋研發中心,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重大工程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11月8日,天高云淡,河水澄澈。在河池市天峨縣紅水河流域龍灘庫區,泵車傳送、吊車起重,貨船穿梭、人聲鼎沸。由鄭皆連院士主持修建的跨徑600米的世界最大跨徑拱橋——天峨龍灘特大橋外包砼底板環順利合龍。天峨龍灘特大橋是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上承式勁性骨架混凝土拱橋,它的建成將標志著混凝土拱橋跨徑首次突破600米大關,實現新的跨越。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高水平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骨干工程,是深入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世紀工程。廣西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聚焦平陸運河工程建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組建創新團隊承擔3項廣西科技重大專項,聚焦平陸運河工程建設關鍵問題持續開展科技攻關。
在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示范下,廣西大學各學科根據自身優勢特色制定了服務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解決廣西乃至國家發展“急、難、愁、盼、卡”問題,把論文寫在八桂大地上。物理學科承擔中國空間站伽馬暴偏振探測儀和高能宇宙輻射探測設施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合作成果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輕工技術與工程、機械工程等學科在綠色造紙及有機廢水治理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研究成果在20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作物學、畜牧學等涉農學科不斷培育作物新品種,為廣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重要貢獻。
“土木工程學科將牢記培養行業復合型創新人才的使命,胸懷服務國家和地方需求,以服務平陸運河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作為根本抓手,堅持以‘組建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培養新人才、建立新合作、產出大成果、作出新貢獻’的思路推進學科高質量建設,帶動學校各項事業向著全面一流建設目標勇毅前行。”韓林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