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65j6iXtO1yMu2hlafCSaCQ
2022年12月30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發布會暨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十大關鍵詞”和“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
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自主知識體系、新時代高校評估改革、有組織科研、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交叉學科、師范教育協同提質、數字化轉型等熱詞入選“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十大關鍵詞”。據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研究團隊介紹,“十大關鍵詞”聚焦于國內14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和192所地方重點建設高校改革創新動態,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融合性評價方法,力求真切反映出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

在梳理高校改革創新實踐的基礎上,中國人民大學評價中心還對頭部高校在教學改革、科研改革、組織創新、人事改革、環境創新等五個方面的改革創新進行分類評價,研制出“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及五個分榜單。
從指數結果來看,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排在前十的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在分指數方面,清華大學位居教學改革、科研改革、人事改革、環境創新四個評級榜榜首,中國人民大學在組織創新指數上領跑評級高校。
就綜合表現看,位列2022年中國大學綜合改革創新評級榜榜首的清華大學在培養拔尖人才、推動前沿學科發展、深化對外合作等方面表現亮眼,改革創新走在全國前列;北京大學則在深化思政教育創新、加強校企合作和探索自主知識體系方面有突出表現;中國人民大學在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交叉學科發展、創新人才工作等方面成效顯著;上海交通大學則在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拓展國際影響力、產教深入融合等方面推陳出新。
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教授表示,改革創新對國家高等教育體系來說,是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推動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創新對大學來說,是應對環境不確定性、“以不變應萬變”的戰略能力。2022年5月,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倡導“高等教育與可持續發展”,這個議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二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大學改革創新指數反映了大學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研究中心通過回顧、梳理過去一年國內33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地方高水平大學的改革動態和改革熱點,盤點出“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十大關鍵詞”,并對這些頭部高校在教學改革、科研改革、組織創新、人事改革、環境創新等五個方面的改革創新進行分類評價,研制出“2022年中國大學改革創新指數”,以提煉高校改革創新“亮點”,測量大學可持續發展能力,從一個側面評價了“雙一流”建設高校的“五大建設任務”和“五大改革任務”,有助于推動中國頭部高校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不斷改進、辦出特色,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發布會結束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國家總督學顧問瞿振元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陸亭研究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副秘書長、《中國高教研究》主編王小梅,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王戰軍教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施曉光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冠名講席教授、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秦惠民等專家圍繞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入研討。
綜合改革創新指數及五個分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