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3/24/content_551071.htm?div=-1

奔流不息的紅水河上,一道鋼鐵“彩虹”橫跨半空,建設者們在日夜奮戰。位于廣西河池市天峨縣的天峨龍灘特大橋,主橋跨徑為600米,建成后將成為新“世界第一拱”。
主跨445米的滬昆高鐵北盤江特大橋、主跨575米的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三橋……近年來,中國屢次刷新世界最大跨徑拱橋紀錄。
3月20日至21日,“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第二屆世界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聚焦大跨拱橋建造技術的創新與實踐。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在會上表示,相信在中國橋梁工程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將會把拱橋科技推向新的更高境界,讓中華拱橋更好造福世界。
延續“橋的國度” 打造“世界一流”
中國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從跨過潺潺溪水、田園坡坎,到飛越長江大河、高山峽谷,一代代工匠推動著拱橋建造技術不斷迭代升級。
“鋼管混凝土拱橋和勁性骨架混凝土拱橋是兩類具有較大經濟優勢且最有可能實現跨徑突破的拱橋橋型?!敝鞒中藿ㄌ於臊垶┨卮髽虻闹袊こ淘涸菏?、廣西大學教授鄭皆連說。鄭皆連表示,中國工程師首創的無支架施工、管內混凝土真空連續頂壓、混凝土膨脹收縮可控技術,充分發揮了鋼混組合結構—鋼管混凝土拱橋的工程優勢,使其數量和跨徑獲得快速增長。
以領先世界的特有關鍵技術,中國橋梁工程科技工作者在世界最大跨徑拱橋的紀錄上不斷烙上中國的印記。
2020年12月,由鄭皆連主持建設的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三橋建成通車,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徑拱橋。國際拱橋大會永久性學術委員會原主席、福州大學教授布魯諾曾表示,平南三橋建造技術和管理能力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從平南三橋到天峨龍灘特大橋,鄭皆連帶領廣西大學等團隊勇攀橋梁技術高峰,不斷實現世界一流拱橋技藝的自我超越。截至目前,中國橋梁總數已超過100萬座,居世界首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跨度拱橋等各類橋梁中,中國占到半壁江山。
聚焦前沿 促進拱橋技術發展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橋梁不僅僅連通江河兩岸、高山峽谷,更體現著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
圍繞大跨拱橋設計與施工、監測與運維、新工藝與新裝備等議題,專家學者在會上共同探索拱橋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問題。
針對橋梁等基礎設施結構變形監測的難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于起峰團隊在國際上首創了串并聯柔性相機網絡攝像測量系列方法和系統。他表示,該系統可為大型工程結構監測提供基礎和廣泛適應的新技術,可為復雜環境下橋梁、隧道等廣域基礎設施監測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劉加平提出了提升拱橋管內混凝土性能的技術方案。目前,該技術方案已在拉林鐵路藏木特大橋、平南三橋等項目中成功應用。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此次大會的舉辦有利于推動大跨度拱橋建設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促進大跨度拱橋建設事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