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教育廳、共青團廣西區委、廣西科學院共同承辦的“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廣西匯演活動在廣西大學啟動。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在活動致辭中說,“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實施10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近20所高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以“師生演校友、學弟演學長”的獨特方式,把錢學森、鄧稼先、王選等前輩學者的故事搬上了校園舞臺,在10輪次420多場次的校內外演出中,面向近百萬現場觀眾和上千萬線上人群,弘揚偉大的中國科學家精神,奏響校園文化的新時代最強音。他希望廣大青年學生以劇中的前輩為榜樣,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自覺做優良學風的傳承者、科技報國的踐行者。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常官表示,在中國科協大力支持下,廣西團結帶領全區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創新主戰場,取得了豐碩成果,人才舉薦取得重大突破,鄭皆連院士科研團隊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王雙飛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水平咨詢活動成效顯著,實施“科技搭橋行動”,共推動27家企業32個項目與院士簽訂“定向研發合作”協議;開展中國科協院士專家休假活動和各類廣西特色產業學科院士行等活動,邀請院士、專家深入企業和基層,提出了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高,在南寧成功舉辦第三屆、第五屆、第六屆“一帶一路”青少年創客營與教師研討活動。此次“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走進廣西,必將推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助力廣西科教事業發展。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乃學表示,“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來到廣西,首站走進廣西大學,是對廣西大學的信任和厚愛,也是對廣西大學科研工作的極大鼓勵。他希望學校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把廣西大學建設成廣西的人才高地、科技創新中心、決策智庫、先進生產力引擎貢獻智慧和力量。希望同學們進一步加深對科學家精神的認識與理解,樹立愛國奉獻、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自治區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納翔主持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榮獲廣西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廣西大學、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等9個單位獲授牌。
啟動儀式后,首場演出劇目——《哥德巴赫猜想》在廣西大學精彩上演。《哥德巴赫猜想》是廈門大學演出團隊帶來的原創話劇,該話劇主人公以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為原型,以他在廈門大學的學習工作、在中國科學院的科研經歷為題材,講述了他如何克服自身困難和時代困境,逐步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故事。
據了解,此次匯演活動將持續到4月底,廈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4所參演高校分別在廣西南寧、柳州、桂林、百色等地開展9場演出,獻上《哥德巴赫猜想》《尋找師昌緒》《求是魂》《追憶西遷年華——向西而歌》等科學家主題的優秀劇目。
據悉,“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是中國科協于2012年聯合教育部發起實施的科學家主題宣傳活動,旨在集中展示共和國脊梁的光輝業績和崇高形象,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引導廣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勇擔科技自立自強重任。(完)